80后的群创业故事

2014-12-01来源 : 互联网

汇贤小院是近百人群创出来的产物,不过对比来看,平均每人入股的金额微不足道。

汇贤小院坐落在南三环一个幽静的四合院里,进入小院,随处可见绿植、木质桌椅,两把古琴放在颇具古典风格的床上,旁边还放着一把清代中期的七星剑。小院的董事长是吴龙,他的背后有着近百位志趣相投的股东,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有律师、学者、记者、学生,甚至还有台胞,年龄跨度从50后到90后。

32岁的吴龙,曾在体制内工作12年,当他决定跳出体制之外时,他有过后怕:出来做什么,能不能养活自己?虽然手里有一点*,但其他各方面条件均缺乏,于是他决定用“微创业”的方式来创业。

从2011年9月到2012年7月,他每周开一次会,跟团队商量怎么来阐述自己的创业理念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通过在微博上发消息,经过海量筛选,*终确定下不到100人“入伙”汇贤小院,平均每人入股1万元。

按规定一个公司的股东限制是50人,但由于股东人数较多,所以汇贤小院现在的体制是两个公司。他们采用两家公司做一个共同项目,共同出人来管理,形成一个管理体系。财务由两家公司共同来做,由专业的财务人员把控。

北京有另外一家群创业的典型—“很多人的咖啡馆”,吴龙恰巧也是“很多人”的股东之一。有鉴于咖啡馆的**管理方式在处理解决问题上的效率冗长,吴龙也做了自己的改良。他做了180页的制度设计,但是这些制度设计运用在一个小店中,反而是一种束缚。开始时,小院也有董事长、董事、监事、总监等管理梯队,但实际运行中效率低下,吴龙决定直接扁平化这个决策运行机制,由执行层面直接跟他汇报,股东拥有的权利就是小院的消费折扣、财务报表的知情权以及投票权。

吴龙指出:“在国外,这样的例子早就有了,但是他们把这种方式定义为微创业,我认为不对,微只能代表资金很少。但我觉得这种创业模式资金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人。国外打得是*少的概念,我打得是人多的概念。”

“谈到分红,我告诉股东们,我不**你们任何回报,因为它有可能会赔*。其实商业价值不在于*多少*,而是让很多人有了创业的经验,它让很多人有了一个对接的平台。我有*,你有项目就来对接,这可能是它的商业价值。”

“在我看来,汇贤就是一个线下大家交朋友的地方。去年我曾经做了一年的素食没人来吃,今年把它转成做川菜,第二个月就略有**。汇贤所做能够带来资金收入的项目:一是传统文化活动,**会比较少,主要用于脑瘫孤儿的助残公益活动;第二个是一些香囊、茶叶之类的产品,**也很少;第三块是餐饮,刚可以交房租和工资。”想在北京以群创业的方式创业,至少每人每股资金1万元。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