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开放时间:
30元8:00-18:30
交通概况:
从*车站乘5、9路公交车可到,20路公共汽车也可直达。
大相国寺简介: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闹市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是我国**的佛教古刹。千**来,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戏剧、小说的喧染,使其驰名中外,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观音、鲁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使它更具有**色彩。
相国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的佛教中心之一。这里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唐长安元年(701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辞此处有灵气,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子,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
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寺"。北宋灭亡后,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布局严谨,殿宇崇丽,高大宽敞,巍峨壮观,确不愧为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
唐宋时规模宏大,仅中庭两庑即可容纳万人。明之前,寺内还藏有大量稀世之宝,如唐画圣吴道子、塑圣杨惠之和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手迹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艺术宝库。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所描绘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结识鲁智深等精彩故事,便都发生在相国寺的菜园里。清重建的相国寺规模远逊于唐宋,其格局基本保存至今,即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碑楼、二殿(天王殿)、正殿(大雄宝殿)、八宝琉璃殿、藏经殿。寺前院东侧还建有钟楼。
正殿为清建筑,重檐高耸,顶以黄绿琉璃瓦覆盖,殿与月台皆以白石栏环护,上下对比鲜明,益显色彩斑斓。八角琉璃殿俗称罗汉殿,高亭耸立于**,游廊回护于四周,顶盖琉璃瓦,角悬迎风铃,造型别致,****。殿内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像、高约7米,全身贴金,乃清乾隆年间工匠用一棵大银杏树雕成,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殿内还有12尊罗汉像,皆铜铸,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藏经殿亦为清建筑,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其垂脊挑角处皆饰以琉璃狮,而且下悬铃锋,风吹铃响,如奏编钟,十分悦耳动听。钟楼内的*钟高约4米,重逾万斤,铸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据说,每当清秋霜天时击撞此钟,其声传得*远,故“相国霜钟”闻名遐迩,成为开封八景之一。
大相国寺的历史
相国寺的名称是从唐朝开始的。这里原为战国时期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住宅。在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始创寺院,名叫建国寺,后毁于兵*。到了唐代,这里成为歙(she)州司马郑景的宅院。
唐朝武则天时期的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僧人慧云由湖南来到汴州。他夜观天象,见城中有灵瑞之气,天明后,又在郑景宅内池中看见殿台楼阁和弥勒佛居兜率宫的景像,于是他便募购此宅院建造寺院。在破土动工时,恰从地下挖出北齐建国寺旧碑,于是便把寺院命名为建国寺,并把一尊高一丈八尺的弥勒佛像,供奉在寺内。
到唐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梦见相国寺弥勒佛像,为了纪念自己从相王的地位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于是便下诏把建国寺改名为相国寺,并御笔题下“大相国寺”的匾额。由于黄河水患,这块由李旦书写的匾额已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匾额是由我国已故**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书写的。
唐宋两代是大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大相国寺是全国*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建筑巍峨,雕梁画栋,巧夺天工,金碧辉煌,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大相国寺占地540亩,是现代规模的18倍,下辖64个禅律院,每个院都设主持,并赐予封号,僧众达万余人。逢国家大事,如皇帝祝寿祈祷,巡亲以及进士题名多在这里举行,所以相国寺被称为**寺院。
北宋灭亡之后,大相国寺遭到严重破坏。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大的洗劫是黄河泛滥,开封被淹没,建筑全毁。现存的大相国寺是清朝乾隆皇帝拨款在原址上修建的。遗留下来的为四进院和古建筑群,雄伟壮观,仍不失**寺院辉煌。196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