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消费群体对服务和食物都非常“感性”,总想在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格调下用餐,而如果没有了这种环境或格调,就没有了那种 初的感觉,也就是那种 为“合适”的感觉。这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穿睡衣,脚上却踩一双皮鞋;头戴一顶旧草帽,身上却是西装配领带,给人一种不伦不类、不合时宜之感。
一家饭店后面一条深巷的榕树下,有一档两口子经营的水饺兼热妙摊。两口子的经营方式很奇特,没有店面,只是在大榕树下搭了一块铁板以遮风蔽雨,长期以来,人们也早已经习惯于站在榕树下吃饭的格调。而*特的水饺香肤多汁、皮薄而韧的特点史是让人们喜欢得不得了,而且风味小炒也是咸淡适宜,口口生津。
多年经营以后,两口子逐渐积攒了不少的积蓄,便在大榕树旁边盖起了一栋四层楼。于是两口子便将榕树下的铁板拆除了,而将小摊迁入了专为开店用的 层楼内。
可谁承想,自从小摊搬入楼内以后,以往的老顾客都只在大榕树下转一圈便转身离去了,又加上本身地处偏僻,进店消费的新食客本就不多,两口子无奈之下只好结束了多年来的餐饮生意。
以往热衷追求两口子水饺与小炒的老顾客之所以不见了铁板搭的小摊会转身而去,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了以往的环境。小摊搬人了楼房,价格肯定要高出不少,而且在房内用餐没有了那种在大榕树下的自由自在之感,从而让顾客感觉“不合适”了,所以就**光顾两口子的水饺店了。
相时于两口子的小摊,与北京王府井大街邻近的东华门大街500米左右的路边,却摆满了全国各地的各式各样的名吃小摊。每**午六点左右,这里便众摊云集,入夜后更是灯光灿烂、人声鼎沸。看那些小摊,除了一些搁放在折叠式桌面上贩卖的小吃之外再没有其他什么了,但过往的食客就是喜欢在这里站着吃那些他们喜欢的小吃,而且还有不少的人都是慕名而来站着吃这里的小吃的。
其实,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路边摊档很多,食客也是连绵不断,于是有人便想在此路段开一家餐馆,结果会如何呢?只会不了了之。摊档的眩人动感会将餐馆的招牌遮蔽得严严实实,让人无暇去扫视周围的餐馆;而且同样的菜式,摊档上的价格不及店内的一半,又有谁会愿意当冤大头非得到店内去高价消费呢?
但也有一些“传染性”的集中经营,满足了很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例如北京三里屯一带,一到了夏天几乎就成了不夜城。在这里并没有因为店家太多而分散客人,反而在诸多招牌的影响力之下招来了慕名而来的远客。这里的每家店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提供的服务水准也各有差异,彼此之间的消费群体目标也明显不同。如今三里屯已经真的成了四季食客云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