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府书院伴随了北宋168年的**生涯,对于北宋的应天府书院内部**巩固、人才培养和教育普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千年来的中华教育史上,其地位没有能取而代之的。宋史有“州郡置学始此”之载,“**庠序(注: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视此而兴”。
有宋一代先后出资予以扶持,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应天知府李及上言:“本府书院,甚有学徒,自建都(指改名南京)以来,文物尤盛,欲望量于发解进士元额之外,乞添解三人。”明正言顺地向上级伸手要待遇。
仁宗景二年(公元1035年),官府又拨给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朝廷又准许应天书院“置讲授官一员”。这种由****在人力、财力上的支持,是一般地方书院所不能得到的。
到了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瞓更是在《义学记》中道:“宋初时**有四大书院,应天书院为*……”。
应天书院的完善修建,不仅丰富了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古文化建筑观光游和学术学习游的内涵,还增强了古城旅游区对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文化学者的吸引力,对于提升商丘古文化旅游区的品位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