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长马懿:5年内确立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年底前,淘汰全部公务黄标车,2018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20%以上;今年,新改扩建学校90所,增设床位3000张……
昨天开幕的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次会议上,郑州市市长马懿作的**工作报告,描绘了郑州今年及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初步确立以**化、现代化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居民收入-新增13万人就业人均收入增长8%以上
郑州市市长马懿在**工作报告中提出,2013年郑州市GDP达到6202亿元,年增长12.1%,是2008年的1.8倍。
去年郑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009元,年均分别增长11.1%和13.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1∶1缩小为1.9∶1。
今年,郑州的GDP预期目标为7000亿元,增速在10%以上。
老百姓的收入也要跟着增长,今年郑州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要在8%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也要在8%以上。
另外,按计划,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
港区-推动“菜鸟”建设打造“海淘”集散中心
“海淘”,对于一些网购达人来说并不陌生,消费者通过电脑就可以实现**网购。
一些**品、服装、奶粉、电子产品等从国外网站上购买,价格往往比国内便宜很多,而且,今后郑州人“海淘”将会更便捷。
今年,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将加强综保区三期、河南电子口岸平台等项目建设,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规模化运营,初步形成**网购品集散分拨中心。
此外,**推动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手机产业园等建设,推进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申报,加快药品、肉类进口口岸建设,做好国家**通讯检测实验室和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今年,港区将围绕“打造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形成大都市”,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招商项目落地为**,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翻番。
未来-五年力争自由贸易园区获批
今后五年,郑州将初步形成重要的内陆开放高地,以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主平台,以发展航空货运为突破口,加快郑州**空港、**陆港建设,力争郑州自由贸易园区申建获批,航空港开放门户地位基本确立。
“届时,郑欧班列、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规模化运营,食品、药品、汽车整车等特种商品进口指定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完成电子口岸平台建设,通关更加便利。”马懿表示。
环境-今年年底前,淘汰全部公务黄标车
雾霾肆虐,看不到蓝天白云,连呼吸新鲜空气也成了奢望。
今年,郑州市将加大燃煤锅炉拆改力度,计划年底前完成市区燃煤锅炉拆改80个,减少市区用煤量28.8万吨,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3168吨。
产业-郑州欲建***大智能终端基地
郑州今年将打造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力争电子信息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800亿元。同时,打造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新兴产业集群,力争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届时,郑州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凸显,建成***大的客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大的智能终端基地、国内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民生-新改扩建学校90所-增设床位3000张
对老百姓来说,就医、上学都是绕不开的民生话题。
去年,郑州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5所,市区中小学校143所,新增中小学学位15.8万个、幼儿园学位8.6万个。
今年,郑州市将新建、改扩建城乡幼儿园60所,市区中小学30所,满足更多适龄儿童的入学需要。
去年,郑州师范学院成功升本,今年,中州大学有望升本。
为解决百姓看病问题,今年郑州市将深入探索医疗集团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市场,逐步组建1至3个区域医疗联合体,新增医疗床位3000张。
此外,还将丰富“片医”负责制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内涵,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巩固新农合制度,继续推进新农合经办机制改革。
土地-年底前完成宅基地确权-试点集体土地入市流转
今年,郑州将深化土地管理、土地金融制度改革。
马懿称,郑州市力争今年年底前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开展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流转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房屋登记;探索推行租让结合、分阶段出让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
据了解,农村集体土地是指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个人投资或集资,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所使用的土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简单地说,就是农村集体土地可在市场上像商品一样交易。
此外,郑州还将建立健全国有土地资产经营制度和土地融资制度,探索土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制度。
户籍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城郊村民将变市民
2014年,郑州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县城落户限制,推动城中村、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的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
另外,郑州还将继续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农业人口转移促进机制,增强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