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元钱造就的人生奇迹

2014-12-02来源 : 互联网

黄振达现在回忆自己的创业路依旧唏嘘不已,在当时茫茫商海,对于山里人的黄振达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就在大都市的各色人等把“下海”作为一种时髦的时候,黄振达这位曾在山谷中挣扎的年轻人,却已在商海中畅游自如了。

黄振达,29岁。眉清目秀,举止潇洒。谈及市场,黄振达口若悬河,能讲出一套又一套令人信眼的生意经,真诚朴实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做人、经商,黄振达在怀柔县个体劳动者中堪称楷模。十余年来,黄振达在艰难的跋涉中留下丁一行深深的足印。山青水秀的汤河口;大栅子就坐落其间。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是一幅画、一*诗。然而,生活在这里的山民们,却祖祖辈辈感受不到它的诗情画意。一个幽灵——贫穷的幽灵在山谷中徘徊着。

黄振达兄妹六人,在饥饿中挣扎着生存下来。酷暑中,严寒里,黄振达们在贫瘠的土地上挥洒热汗,可一年下来反而倒欠生产队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黄振达们用汗水换来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债务的积累。穷则思变,黄振达开始了深沉的思索:莫非是大山封住了山民所有的路么?恰在这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山谷,黄振达眼前一亮,出山闯路的念头油然而生。于是,黄振达成了家乡人“下海”的先驱。

1982年,黄振达迈出了勇敢的**步。黄振达借来30元*,作为起家之本,只身闯入北京的商品展销会,趸了些价格低廉的鞋袜回山自销,当时黄振达连一辆自行车也没有,只好到镇上找父亲要车。而后黄振达走村“练摊。,每天收入十块八块,高兴得心花怒放。再后来,黄振达购置了摩托车,跑到河北丰宁倒牛肉,数九寒天冰冷刺骨,腰带冻上解不开,咬咬牙硬是熬了过来。从北京城里趸烟到山乡出售,黄振达蹬车往返几百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正是这种顽强的拚搏,使初试商海的黄振达,虽收益微薄,但摆脱了封闭意识的束缚,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1984年夏末秋初,黄振达走出了层峦叠嶂的大山,在怀柔西大荒兴建厂自己经营的饭店,短短一年成了小有名气的万元户。黄振达是农民,而且是山里的农民,小富则安、知足常乐这种农民固有的传统观念自然要潜移默化地影响黄振达。但黄振达敢于破除旧观念,黄振达不满足于吃穿不愁的生活,而要在激烈的巾场竞争中成就一番事业。靠合法经营,黄振达根据本地需求销售香烟、食品。经营中,黄振达坚持货真价实、薄利多销的原则,处处为消费者着想,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有了信誉,黄振达的生意越做越红。

几年来,黄振达不仅在物质上积累了**,而且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个体户受到丧彰。在怀柔县个体劳动者****上,黄振达还被选为个协副会长。

有了*,黄振达不忘国家,不忘社会的公益事业。为了发展残疾人事业,黄振达向县残联捐资5000元;为了支持体育事业,黄振达向全县环城长跑活动捐资6000元。在灾区人民*困难的时候,黄振达同样慷慨解囊,雪中送炭。仅1992年,黄振达就捐献出2万多元。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商海,黄振达,这个山里走出来的山里人,正以更大的力量向前搏击。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