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9点收工,每天从猪圈到鸡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种生活状态属于安徽省泗县山头镇杨乔村一个29岁的女青年。即便春节期间,这个节奏也未被打乱。
这个年龄,城里的姑娘可能还“单”着,可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平日里还要照顾因病致残的丈夫。与那些喜欢在微信圈里“晒优雅”的女生不同,同样爱美的她很少有机会上网,最近才开始上微信,不过,发的照片都是毛绒绒的鸡雏、圆滚滚的小猪。
她叫杨光,上过高职,后来因为家贫辍学,早早加入了南下打工的大潮。原本以为“逃离”了农村,没想到因为一场变故又回到家乡,干起了又累又脏的养殖业。
回乡创业,对杨光来说,实属“无奈之举”,但这是她实现人生突围的唯一路径。3年的苦心经营,她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可以负担起孩子的奶粉钱、丈夫的看病钱,同时也让她在而立之年感受到,“在与命运的抗争中,青春才真正开始绽放”。
一场意外让她重回农村
杨光习惯用自己最熟悉的鸡蛋来比喻人生,“生活就像茶叶蛋,裂纹越多越入味”。
尽管出生在农村,但是父母从不让杨光“沾”农活,让她安心学习。后来,杨光上了职高,接着考上了江西的一所高职。不过,她在大二那年选择了退学,“弟妹都还在上学,我是老大,应该为父母减轻点负担”。
像皖北地区的很多农家女孩一样,经过相亲,杨光很快结了婚,婚后生了一个女儿。随后,她与丈夫一道外出打工。在江苏昆山,两人都在企业里干起了业务员,每人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她突然接到电话,得知丈夫突发脑血栓被送进医院。由于血管压迫神经,丈夫的一只手失去了知觉,更严重的是,他失去了语言能力,再也不能在公司里上班了。
“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我愁过,无助过,为丈夫的高额医药费四处奔波,不知哭过多少回。”杨光东借西凑支付了丈夫的医药费,为了照料失去生活能力的丈夫,她不得不回乡生活。
“女儿要喝奶粉,老公要看病,一连串的费用指着几亩地根本就不够,一年下来,到处欠账。”她回忆,“当时就听朋友说,搞养殖能来钱,只能试一试了”。
山头镇镇长王江介绍,镇里的养殖业有一定基础,不过搞养殖的大多是四五十岁的男劳力,“一般的年轻人根本吃不了这个苦”。
一个24岁的年轻人从未干过农活,搞养殖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好在杨光上职高时学过农学,知道些书上的知识,又在网上查了很多信息,最后决定养鸡。
当她把创业想法说出来后,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你能养好鸡吗?鸡舍的钱、鸡苗钱、饲料钱,你到哪儿搞?”
杨光曾经的业务员经历派上了用场,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她说服了鸡苗厂、饲料厂老板,在朋友的担保下,她以赊账的形式买了2000只鸡,并且有了稳定的饲料来源。
鸡苗和饲料都解决了,就差建鸡舍了。“别说3万元,我连300元都没有,不好意思再张口去借。”就在此时,爸妈和妹妹带着两万元来到杨光家。妹妹告诉她,这是自己打工省下来的钱,以后每个月的工资都会汇过来。那一刻,杨光偷偷抹掉脸上的泪水,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把鸡养好,改变现在的命运!”
从亏损到盈利
然而,还没等到鸡产蛋,杨光就赶上了2012年的禽流感,到处都在扑杀小鸡,鸡蛋价格也因此大幅度下跌,从140元一筐跌到了62元。持续一年,杨光的鸡蛋无人问津。就这样,首批鸡亏损了4万元,她把老鸡卖了,还了老板的账,可是妹妹和朋友的钱只能先欠着。
“这下赔钱了吧!”很快,村里传出了质疑声。杨光把自己关在家里,几天不出门,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干下去,“不能放弃,更不能让帮助我的人失望”。
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女青年及时从失败中悟出了经验:“再也不能像父母那样去养殖了,不懂得科学养殖,如何实现规模化、现代化?”
在当地农委、畜牧局的组织下,她前往省内大型龙头企业参观学习,又参加了“农村新人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并拿到了资格证书。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概念一下子冲进了她的脑海里,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不顾家人的反对和邻居异样的目光,杨光“厚着脸皮”把每个亲戚、同学的家跑了一遍,又养上了第二批鸡。此时,在团组织的支持下,她获得了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又扩建了标准化的鸡舍,将养殖规模从2000只扩大到8000只。
2015年粮食价格低,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杨光又引进了100多头猪仔。一年下来,连猪带鸡,杨光有了20多万元的收入,终于还上了前几年的借款。
春节期间,不断有商户上门收猪,此起彼伏的猪叫声让偏僻的养殖场热闹起来,杨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感慨道:“一年来受的罪,终于有了回报。”
吃苦的幸福
为了节省运费,杨光自己进豆粕、麦麸,刚开始创业时每次都带着几个月大的孩子骑着电动三轮车去拉。有一天,刮风下雨,她一手扶着三轮车车把,一手抱着孩子,在雨里行驶了一个小时,全身都淋透了,回到家就发烧了。
为了自备饲料,今年杨光又包了十几亩地,自己种上了玉米。可是,快收获时,由于天气原因,一夜之间十几亩玉米全倒了,收割机根本用不上。
杨光从鸡舍到猪舍忙完后再到地里收割玉米,一个人一天割了一亩,3岁的孩子每天跟在她身后,被阳光晒得黢黑。
作为“闺蜜”,周艳桃非常佩服杨光身上的这股子“韧劲儿”,经常帮她“搭把手”盖鸡舍、拉料,她深知“一个女人家做这个事情的不易”。
位于苏皖交界的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杨乔村的青壮男劳力大多在外务工,村里“留守妇女”的主要工作是“带带孩子”,做一点农活。
在周艳桃看来,白天打打麻将、傍晚拉拉家常,就像在日复一日的“混日子”,等于在虚度青春。因此,她发现自己和村里的很多女青年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唯独和杨光这几个“干事的人”能够说得来。
如今,在杨光的带动下,周艳桃和村里其她几个女青年加入进来,建起了农业合作社。“一个女人在农村创业不容易,有时候家人都不理解,现在有了伴儿之后,孤独感少了很多。”周艳桃说。
山头镇镇长王江介绍,为了支持杨光等人的创业,镇里打算修一条通往养鸡场的路。此外,一家与杨光合作多年的大型养殖企业也表示,将继续支持她的合作社,在当地构建“龙头企业+散户养殖”的经营模式,精准扶贫,实现农民增收。
“人在世上难免要吃苦,现在不苦,也许将来会更苦;苦吃完了,就剩甜了。”这是29岁的杨光总结出的一句“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