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辞职创业:我只想在复旦安静地卖肉夹馍
晚上7点多,复旦大学南区**肉夹馍店的生意刚告一段落,突然来的一波客流,让陈根又忙活了一阵子。
身穿黄色T恤的小男孩是店里的“老顾客”。等烤馍的间隙,陈根调侃起小男孩脖子上新贴的纱布和刚开始的暑假,“我小时候啊,暑假的前一个半月用来玩,*后一周用来补作业。”
这是陈根的**肉夹馍在复旦周边经营的第6个月。*初来到复旦时,“**”还只是文科图书馆附近的流动摊点,6月初,“**”有了自己的店——和隔壁的炒饭拼一个店面。尽管店面只有一米见宽,在众多餐饮店中并不起眼,但已经有了回头客。陈根是刚刚大学毕业3年。他放弃了原先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稳定工作,只为了“在复旦安静地卖肉夹馍”。
4个人,一辆载着流动摊的三轮车,和一个一米见宽的店面,这几乎是陈根创业生活的全部。
能感到自己每一刻都在燃烧
陈根原来的工作是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负责南海平台的机器维护,每天的工作从早7点到晚7点,连续工作4周后,会有4周的假期。这个国企铁饭碗,陈根却觉得不适合自己,“圈子太小,生活太稳定,能看到你一辈子是什么样子的”。
2014年4月,陈根在飞机上结识了一名创业者,这名创业者辞去了年薪二三十万元的外企工作,在西安做起了石油贸易。这名创业者的经历引起了陈根的兴趣。趁着放假,陈根到他的公司帮忙,负责接洽业务和完成项目。“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人和迎接不同的挑战。”陈根发现,“这种生活我比较喜欢,可以感觉到自己每一刻都处在燃烧的状态”。
*终让陈根真正“燃烧”起来的,是家乡陕西的肉夹馍。早在上大学时,他就觉得家乡陕西用千层烧饼夹卤汁肉做成的肉夹馍在外地会很有市场。在创业公司待了一阵子,他告诉自己,应该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2014年7月,陈根用了一个晚上,跟父母交代了自己辞职做肉夹馍的想法。“*初他们非常反对”,为这事,陈根和父母多次“交锋”,*终父母没有阻止他的选择。
8月辞职后,陈根没有急于创业,而是先到北京一家生产肉夹馍的公司工作,但他发现彼此的发展路线并不相同——对方会牺牲产品的质量来扩大生产规模,陈根则主张在产品质量方面精益求精。4个月后,他决定自己创业。
陈根给自己的肉夹馍取名“**”,觉得这个名字比较“接地气”,容易被人记住。他和原来北京的同事和在上海卖过小吃的高中同学,共同组建了青年**团队。2015年元旦,**用团队成员各自的积蓄,正式开始创业的前期筹备。
从研制到开业
由于3个人都没有做肉夹馍的经验,筹备从*初的学习“打馍”开始。**团队来到陕西潼关县找师傅,遇到一家肉夹馍店先试吃一下,再和师傅谈。**下来,每人要吃六七个肉夹馍。
“找到合适的人很难。”陈根说。不是所有卖肉夹馍的师傅都愿意传授手艺,有的人本身技艺不够精湛,有的人则要价颇高,半个月就要收取每人三四千元的学费。在县城里“逛了好几天”后,**团队终于找到了一个当时准备结婚、暂时没在工作的打馍师傅。
打馍可以拜师学艺,卤肉则无从学起。因为肉的配方不外传,只能提供打碎的料包。“这样的话,我们的技术有一部分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陈根觉得不行,“还是要靠自己研发”。
1月底,**团队在西安租了间房子,从网络、他人口中搜集制肉的配方,每天买回5公斤肉,一次煮1公斤。除了家乡原汁原味的经典肉夹馍,**还打算研发出一种口味偏辣的肉夹馍。在川菜、湘菜流行的当下,“只做不辣的肉夹馍,太局限了”。
*沮丧的时候,莫过于煮了一锅味道很糟糕的肉,又不知如何改善。“过两天找到了个新方子,试了一下又觉得‘还不错哟’。”3个人的心情,经常在失落和欣喜中变换。
过完年,**团队又开始研制凉皮。3月中旬,他们来到上海,原计划把店开在商业中心,但是**找遍漕河泾、张江高科、徐家汇等商区,*多**走了将近40公里,也多因租金过高或位置不佳而无果。
为了降低成本,**决定先以摆摊的方式来检验肉夹馍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陈根想到了大学生。考察了复旦周围的摊点后,**决定先把摊摆在复旦。
不仅仅只是卖肉夹馍
4月1日,蹬着三轮车,**开张了。对陈根而言,和以前坐飞机上下班的“光鲜”行业相比,刚开始蹬着三轮车、防着交警卖馍,还是“有点尴尬”。
“尴尬”还不是*大的烦恼,尽管营业初期开展了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但生意并不好,“平均每10分钟才有人来买一次馍”,每天的销量仅有六七十个。
20天过去,眼见情况依旧没有好转,陈根坐不住了。在复旦贴吧发贴三度被删后,**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青年**”。4月21日,**发布文章《不要拦我,我只是想在复旦安静地卖肉夹馍》,并推出免费送馍的促销,得到复旦学生大量转发。阅读量超过了4万次,500个馍在两天内全部送罄。**家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多的时候,**可以卖300多个馍。
青年**的推送末尾都会附上一句话:“其实,**不仅仅只是卖肉夹馍。”在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号的陈根看来,与其说是一个线上宣传的工具,他更想把线上的**做成“一个有文化的平台”。翻阅公众号的历史消息,不难发现除了促销活动和营业动态更新,有不少推送是围绕青年、围绕复旦展开。
4月底,**得知文科图书馆外的小吃摊位可能将面临管制,就联合复旦的“敢享”平台举办了一次线下留言活动,组织学生给图书馆门口的“卖小吃”的叔叔阿姨留言。后来,陈根分3次,在微信公众号重将同学们的留言一一展示出来。“大家对这些卖小吃的叔叔阿姨了解得太少,每次都只是买,却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尽管这些推送并未给肉夹馍的销量带来变化,陈根却更加关注流动小吃摊群体背后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他有意在微信平台中继续就此进行深入讨论。
未来,他希望青年**能够成为一个社区,面向学生广泛征稿,并讨论“年轻人对于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开店以来,**多了不少回头客,一次次线上线下举办的活动也拉近了距离。陈根每天查看订阅号时,也需要一一回复来自用户的留言;一些用户在买馍、吃馍之余,也会聊一些其他方面的话题。有同学问他如何实现与本专业不符的职业理想,**就结合自己的经历,从学习、实习等多方面给出建议。
经过3个多月的经营,**团队增添了新成员,已经度过了开业之初的忙碌期,每天7点半起床买菜,晚上11点收工回家,作息日渐规律。与之前海上的日子相比,陈根感觉现在的生活“充实了很多”。
等暑假学生走了之后,**将暂停摆摊,花更多精力在产品研发上,包括肉夹馍和尚未正式推出的凉皮。 “先把这家店做好,再一家一家来吧。两家店也行,3家店也行。如果一家店能做好,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