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老人都有七套房啦,*强“破烂王”身价千万,人家捡破烂都能捡成千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合肥的城中村里,这样的废品收购点很多,但谁也不知道,它们会不会是下一个“**企业”。众多“拾荒村”靠家族“传帮带”和“分地盘”,让很多的人尝到了甜头。然而除了挣口饭吃,“拾荒村”内很多人在打拼的同时,将眼光瞄向了更远的地方——混个有模有样,***发大财,让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的同时,也能在乡里乡亲面前倍儿有面子。
【拾荒老汉买了七套房子】
在大房郢水库边的“拾荒村”里,提起*早的拾荒人,大家都指向张**的废品站。“他在俺们阜阳老乡里,是*早做捡破烂生意的,也是*早带老乡过来(到合肥)做捡破烂生意的。”陈峰告诉记者。
张**的废品站里,酒瓶、废塑料袋堆起来绵延五六十米。每当货车驶进废品站时,这个50多岁的汉子总是**个冲上前卸货。“他手下也有工人,可还是坚持自己搬货。”货车司机说,他很佩服张**的干劲。
无论见到谁,张**总是笑眯眯的,可他就是不愿意提起他自己的全名。“我们*的就是个辛苦*,后来我自己也动脑子,把生意做大了。”张**向记者透露,以前是上门收破烂,后来开始收其他废品站的废品,就这样越做越大,家里已经在合肥买了7套房子。
【废品企业资产一千多万】
如今的“拾荒村”里流传着**神话,接触废品回收生意近30年的管韬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如今他的企业资产已经达到1500多万元。
1968 年,24岁的管韬从安徽省供销商业学校(现安徽财经大学)毕业,随后到天长市供销社工作。1985年,管韬被调回合肥,在肥东县供销社物资回收公司任总经理,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便和废品回收、资源利用捆绑在了一起。“当时的废品,有90%多都是回收公司负责回收的。”管韬说。
“变无用为有用,变一用为多用,变破旧为崭新。”管韬说,在和废品打交道的时候,他逐渐发现,废品其实是宝贝,收废品根本不丢人。“当时每个村都设有回收站点,收集一定量后就会送到回收公司,然后再由公司打包送给相关企业,回收再利用。”管韬介绍,以肥东县为例,80年代末期每年回收的废钢就有约一万吨,废纸、塑料制品等更多。
【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很大】
1999年,管韬因身体原因向供销社申请内退。“因为跟这个行业太亲密了,也熟悉,有点割舍不了,所以内退后也想从事这个行业。”管韬介绍,2000年,他在店埠镇办起了属于自己的废品回收站,收起了破烂。
管韬非常注重分类和规模,他的废品站回收废旧金属(废钢、废铜、铝、锌等)、废纸、废旧物资等几乎一切废旧物品,在公司内分类后,再送往各个加工企业。靠着自己的人脉,管韬把业务都做到了马鞍山、江苏一带,“当时的业务还是很好做的,**年就盈利了50万。”
管韬介绍,废品回收行业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很大,“经济不景气,加工企业就会压价,我们再收废品时,下面小的回收站感觉不挣*,就不卖给你了。所以 2008年金融危机是公司*艰难的时刻,不过好在都挺过来了。”管韬说,企业资产如今已达到1500万左右,每年有两三亿元的销售额。
【产业园创事业二次腾飞】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问题,而废品回收就和其中两项有关,所以我说这个行业,社会效益很大。”与人们心目中废品行业的印象不同,采访中,管韬这样自豪地介绍自己的事业。
2009年,管韬的公司搬到肥东县循环经济示范园,与其他几家再生资源企业一起,在园区内开始事业上的再次腾飞。园区内一共9家再生资源企业,对肥东县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力量,平均年销售额约30亿元,向当地贡献税收约5亿元。
管韬向记者介绍,当地政府志在建设一座安徽乃至华东地区一流的大型现代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因此对这类企业也有很大支持。“目前一期厂房有9栋,大的有2万7千平,小的也有8千平,办公面积也有近8千平。以后,这里将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园。”谈到将来,管韬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