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人的心目中,马化腾是互联网时代的创业**。生于1975年的他,1998年时投资50万元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名叫腾讯的公司,十几年后已成长为**排名第五、市值已达2000亿美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马化腾是**次应邀来香港大学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DreamCatchers(追梦者)**出任主旨演讲嘉宾。主持人、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教授、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创刊总编辑张力奋介绍说,在腾讯工作的香港大学生中,港大毕业生的比例是*高的,相信这个比例今后还会进一步提升,这句话激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在大陆被年轻人称为“小马哥”的马化腾,在以英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港大,主持人不时地用他的英文名字——PONY来称呼他,但PONY自己还是坚持用中文演讲。他言语较短,不善忽悠,但不失幽默。几次回答完主持人的提问后,他会笑着跟问一句:“让你失望了吧?”
事业已经做到很大的马化腾,再三称自己是个“软件开发工程师”。他曾经的梦想是当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但是“走着走着干起了应用技术这一行”,*在乎和重视用户的体验。
他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很简单,但**的笑点不断:他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城给人装过电脑,每装一台挣50元;他夜以继日地编程、写软件;为了获得外包的项目,已是小公司经理的他不得不对外自称是公司管业务的工程师;希望在网上黏住足够数量的用户,他不惜假扮女士与网友聊天……昨日的创业故事,早已经成为今天开心的谈资,但马化腾还是很愿意“把发自内心的想法告诉大家”。
“我们*初创业的5个人是深圳中学和深圳大学知根知底的同学。在创业的过程中因为意见不统一,争吵难免,信任感很重要。”
他对“竞争”这个词有自己*特的理解。在回答关于公司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公司策略等问题时,他声称:“我和马云的私交非常好,有竞争有合作是一种常态,不要把竞争‘妖魔化’。”他甚至举例,原来我们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竞争了一段,“我们想还是大家一块干吧,于是我们又合在一起了。”
在全社会大谈“互联网+”的时候,马化腾却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一定要先做减法。他鼓励有志创业者,应该从个人的、社会的“痛点”中发现商机,寻找服务的对象。
在讲演结束前,马化腾对港大年轻人的寄语可以说是他创业*重要的人生体验——希望年轻人离开学校之后,要保持开放、阳光的心态,学习行业、社会知识,更加拥抱这个社会。不要好高骛远,一点挫折就受不了,困难是一定会有的,从来不会有人天生对你好,也不会一定永远幸运,永远会遇到问题。*后他建议,多找几个合作伙伴,比单枪匹马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