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灶具——对今天的众多中国百姓来说,都不会陌生。但在1997年9月之前,至少高德康还从未在国内见过。正因为如此,到欧洲考察的他在荷兰无意间看到这台灶具时,才会感到新奇,才会毫不犹豫地掏出千元,把这台灶具像宝贝似的抱回了国。
今天的高德康是德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坐在2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回顾当时的经历,“是幸运女神送给的礼物。”高德康依然如此认为。
喜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就在这年春节,别人忙于走亲访友时,高德康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研究、思考了整整7天。第8天,高德康走出办公室宣布他作出的决定:停产原来所有的灶具,全力投入嵌入式灶具开发。
决定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包括他的家人。确实,在他人看来,高德康突然抛弃每年有500万元利润的产品,去研究前景不明的新产品,实在是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但高德康清楚,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德意公司应该再上台阶打造**。“当时,全国灶具业的中低档产品已经**时尚,**灶具的消费时代即将来临。”
“壮士断腕”,高德康用这四字形容当初的决定。他用极快的速度,把老家底以近乎废品废料的*低价格做了**清理,同时加紧研制开发,“半年之内,端出了新式产品”。
正是这次背水一战,让刚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高德康轻松绕过了当时国内灶具行业的价格战,走上了打造**厨具之路,让德意实现了产业的**转身。
从*初创业,到现在短短的14年时间,德意从初创时的两名员工、3000元*,发展成为资产超过10亿元的现代企业集团,是目前国内*大的厨卫电器生产基地之一。
“喜欢挑战,喜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高德康总结成就时这样说。
人的潜力一定是在*困难的时候才能发挥到**
高德康是浙江萧山人,198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做音乐教师。1992年,他下海做起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燃具生意。
在当初的“康达”燃具店开张之前,从没做过生意的高德康“策划”了一次让他至今得意的“广告秀”:从新华书店买来一叠红纸,自己动手写了许多 “要买**煤气灶,请到梅西八字桥”的广告,然后骑着自行车沿大街小巷到处张贴,贴满了周围十多个乡镇。同时,又花了2.5元,在16个乡镇广播站每天早晚反复播送这则广告。
当时,靠广告造势的店家很少,高德康的店还没开起来,远近的人就都有了期待:一家大商店要开业了。“其实,店面只有12平方米,算上自己也才两名店员。”他说。
****的“广告轰炸”,取得了出奇的效果,不仅广告语成了很多人嘴里的顺口溜,燃具店开张的**天就收回了成本。
高德康知道,经营仅靠一句广告词显然不够。在别人可能只在一成不变地卖着产品的时候,他兼卖起了自己的聪明和创意,比如在炉头上加个防风罩,把电子打*旋钮改为脉冲式。*后又开始了对生产商的“指手画脚”:今天改一下灶具,明天改个面板,后天又要改包装箱。
遗憾的是,高德康的想法没能引起生产商的共鸣。到后来,不仅生产商对这个“想法太多”的年轻人嫌烦,高德康自己也想改变这种有心无力的被动局面,变被动为主动。
1994年4月,高德康办起了康达燃气用具厂,在13间盖油毡铺稻草钉竹条的简陋工棚里,开起了加工厂;1995年,高德康在老家靖江镇花18万元买了10亩垃圾场,到9月,萧山市德意燃具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自1998年起,德意在全国率先开发成功**台安全型嵌入式玻璃燃气灶,改写了国内燃气灶行业的发展格局,德意取得国家专利52项。现在德意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产品都是专利产品。
“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才能推动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时至今日,高德康仍把创新当成发展的根本。
要干事业就要给自己不断制造压力
“‘德意’既可以理解成‘道德’和‘意志’,也可以理解成目前世界厨具*先进的德国和意大利。”高德康毫不讳言自己的追求,“总有**,德意会站在他们的前面。”
目前,德意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8岁,他坦言自己比较倾向于雇用年轻人,还特别喜欢应届毕业生,因为他觉得年轻人有激情,有活力,也比较有可塑性。
高德康希望德意能成为中国厨具行业的领跑者。“要干事业,就要给自己不断制造压力”。
随着大量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德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质的提高。从1998年起,由于持续的科技创新,使厨具行业的几乎每一次的重大创新举动均起源于德意,也奠定了德意在业内的引领者地位。
人在商海,高德康仍然一副文人气质。在企业管理上,高德康以人为本,提出“快乐工作、和谐团队”的倡议。
2006年,德意拿出300万元对全国的近2000名导购员进行拉网式培训,一个不漏,并且让这些员工统一集中在公司总部参加集训。
“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也应当尊重每一位员工。”高德康说,全力帮助这些员工提高自己,只有让每位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共同开创美好的事业和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