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店商圈分析与调查

2014-06-15来源 : 互联网

小吃店的商圈是指选择到该小吃店进餐的顾客的分布地区及范围。商圈的选择关系着小吃店消费客层的范围、开店的大小、投资成本的多寡、回收的效益及分店的数量等层面的问题,而且对往后小吃店的经营形态、广告的宣传、相应的顾客对策等,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开一家小吃店,要对店面周围人口数量、消费习性、消费水平、市场状况等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其基本方法就是进行商圈调查。

1.何为商圈

商圈由核心商业圈、次级商业圈、边缘商业圈三个部分构成。由于小吃店所处地区、经营规模、经营小吃品种等方面的不同,商圈的范围、形态以及商圈内顾客分布密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地区性的小吃店,核心商圈是顾客密度*大的区域,是主要商圈;次级商圈顾客密度较小,是次要商圈;边缘商圈顾客*少,密度亦*小。一般说来,居民区的小吃店几乎没有边缘商圈的顾客。而位于商业中心的小吃店,核心商圈的顾客密度较小,并不是商圈的主要组成部分,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的顾客密度大。

2.商圈的分类

商圈的具体形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住宅区:该区住户集中,而且比较多,至少须在1000户以上。住宅区的消费习性为消费群稳定;具有便利性、亲切性;家庭用品,包括衣食住行等物品的购买率较高。

(2)办公区:该区的办公场所多而集中。其消费习性为:便利性、外来人口多、消费水平较高。

(3)商业区:商业行为集中,其特点是商圈大,流动人口多,小吃点多,其消费习性具有快速、流行、消费水平高等特点。

(4)文教区:该区附近有大、中、小学校。文教区的消费习性为:消费群以学生居多;消费水平普遍较低;休闲食品和文化用品购买率较高。

3.商圈的顾客来源

商圈的顾客来源分为三种类型,即居住人口、工作人口和流动人口。

(1)居住人口

居住人口是指居住在小吃店附近的常住人口,这部分人口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是核心商圈内基本顾客的主要来源。

(2)工作人口

工作人口是指那些并不居住在小吃店附近但工作地点在小吃店附近的人口。这部分人中有不少人利用上下班时间就近购买小吃,他们是次级商圈中基本顾客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小吃店附近工作人VI愈多,商圈规模相对扩张越大,潜在的顾客数量就越多,对小吃店经营越有利。

(3)流动人口

较大的人口流量是开店选址时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流动人口是指在交通要道、商业繁华地区、公共活动场所过住的人口。这些流动人口是位于这个地区小吃店的主要顾客来源,是构成边缘商圈内顾客的基础。一个地区的流动人口越多,在这一地区经营的小吃店可以捕获的潜在顾客就越多。

4.确定商圈范围的四种要素

(1)地理因素。因小吃店所在地的特性而影响商圈范围的地理因素有下列六项:道路虽然宽阔,如果车辆太多,也会造成顾客不愿光顾;铁路的阻隔;单行道的影响;立交桥和地下通道的影响;河道或水流的阻隔;占地商圈人潮走向的影响。

(2)场地大小。小吃店的场地愈大,其店内的客容量就愈大,品种愈丰富,其所涵盖的消费群就愈广,所以商圈的影响就愈大。便是对于一个特色小吃店来说应保持它的特色,品种太多也不宜。

(3)日常消费频率。也就是指消费者对小吃店所经营的小吃品种或服务的El常消费者频率。消费频率愈高,商圈范围愈小;消费频率愈低,商圈范围则就扩大。

(4)消费特性。消费特性的差别在于计划性消费和冲动性引发消费两种,当消费者入店用餐或服务偏向冲动性消费时,商圈范围较小;偏向计划性消费时,商圈范围则应扩大。

标签: 小吃店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